俞漒

看得见的风景——评说汤桦及作品

俞漒 2015-09-16 发布   来源:在库言库  浏览次数:58

“ 议论 说汤桦的人很多,有的说对民众而言,他的公共建筑是看得见的风景,有的说民间喜欢汤桦;有的说汤桦是平常建筑师,他的作品 ”
        议论
        说汤桦的人很多,有的说对民众而言,他的公共建筑是看得见的风景,有的说民间喜欢汤桦;有的说汤桦是“平常建筑师”,他的作品比较直观,专业和非专业人士一般都会喜欢,所以大家更愿意接受汤桦;更有人把汤桦定位为匠人、职业建筑师。别人说了这么多汤桦,而汤桦只有一句话:“我就是盖房子”。

        印象

        初识汤桦,是两年前,五本一套的图书《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在北京举行发行仪式之后,汤桦到北京大学给建筑系的学生进行的演讲上,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人竟然做了那么多建筑。

        态度

        汤桦曾在他的《营造笔记》里说过这样一段话:“本来我们是在建房子,就像很久以前的工匠们所做的那样,造非常普通、平凡和朴实的房子。后来慢慢地,它们就变成了一种复杂的东西,一种文化,一种高级的理论。而房子也就成了建筑,建房子就成了建筑学。尽管如此,始终有一种困惑存在于我心中,并且如此之所以言说。”我想,这就是汤桦对于建筑设计的全部态度。

        经历

        1959年出生在四川成都一所大学校园里的汤桦,从小有着一种很好的学习环境,加上父母都是大学老师,这是汤桦早熟的基础,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汤桦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录取,这是他走上职业建筑师的第一步,虽然成绩名列前茅,但是他不张扬的性格给人留下容易接近的印象。毕业之后又报考研究生,开始他只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抱有兴趣,全国旅行时,中国古典建筑和乡土建筑已经在他心中占有了平等的地位,这些又是养成今天的汤桦的土壤。

        汤桦有20多年建筑设计的经历,在同代人当中几乎没有,然而他又是一个一直没有离开校园的大学教授。

        评价

        汤桦从业的态度,更多的来自中国工匠的品德,他显然厌恶那些“文人建筑师”的夸夸其谈,也认为建筑其实没有那么高深。他的设计也反映出持续的朴素,贝森集团总部是这一设计的代表作品,应该说它凝聚了汤桦对20世纪最重要的几位建筑家之一路易斯·康的尊重。

        此外,最先在东莞松山湖建筑群中竣工的学术交流中心,在汤桦建筑设计作品中,不仅是代表作,而且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即虽然在过去的作品也有构成因素,但是这件作品的穿插结构,却给我留下强调冲突的印象。

        严格的说,我没有资格评价汤桦的作品,因为我确实没有机会体会他作品的真实空间,几个月前,我在南京看到汤桦为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所做的14号别墅方案。经过修改后的方案是一座神秘的小屋,一个建筑面积只有500多平米的小建筑。接着在北京八人展上看到更多的展示方案,这些有限的观摩机会,不足以对汤桦的作品作出全面的评价。

        但是汤桦作品越来越显示出朴素的品质,他所持的反装饰态度,认同材料、结构及技术表现贯穿于设计之中,以及更为我们接受的建筑尺度,是促使我写出这篇评论的动机。 

本文隶属于专栏

大话建筑

大话建筑

和你一起大话建筑、室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等相关故事!

关注专栏

风格制定
顶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