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漒

圣旅/郑世伟

俞漒 2015-09-15 发布   来源:在库言库  浏览次数:56

“ 对于康的追随者来说,萨尔克生物研究所是一个圣地。参观的那天,非常晴朗,加州的阳光把一切都照得纯净无比,萨尔克生物研究所在 ”
        对于康的追随者来说,萨尔克生物研究所是一个圣地。参观的那天,非常晴朗,加州的阳光把一切都照得纯净无比,萨尔克生物研究所在圣地亚哥一片西向太平洋的山崖之上,安静地伫立着。

        神
        人绝对是无可度量的,人处于不可度量的位置,他运用可度量的事物让自己可以表达。

        萨尔克研究所的甲方,是萨尔克博士,他因为研制出了脊灰疫苗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于是他想用奖金建一个科研基地,萨尔克前去拜访康,并参观了康设计的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大学理查兹医学研究大楼。当他和康经过一番深谈之后,决定让康来设计,他说,你和我做的都是一样的事情,我们都在cure。 萨尔克博士说过“I have nightmares, and I have dreams, I can wake up from nightmares , because I have dreams。” 萨尔克曾在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修道院修习,他敬仰修道院中庄严又安静的气氛,他和康一样,都是在从事着非常具体的职业-生物和建筑,在自己领域有所建树的同时,也是诗人和追梦者,康与萨尔克的契合点,是他们共同的精神信仰。建筑完工后,在庭院的入口刻着萨尔克为它的题词,其中又提到了“dream”。

        研究所向西,面向太平洋,当建筑完成时,康请来了当地著名的景观设计师路易斯·巴拉甘,他默默的围着建筑转了一圈说:you have to live it alone.于是,如今的中轴线上,只有一条笔直的水线,直指海与天的交汇。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太阳升从正西方落下,正是水线所指的方向,垂直和水平的天际线组成了十字,落日的光辉就像玫瑰窗,这是一座没有屋顶的教堂,这是康对上帝的献礼。

        逻辑
        Order is-道存在 。

        康的出发点,并不是形式,而是建筑的逻辑。

        康与砖有一次著名的对话:
        “假设你对砖说:‘砖块,你想要什么?’砖块回答你:‘我喜欢拱。’……你可以对混凝土、纸、塑料、大理石或其它任何材料有同事的对话,若是尊重材料的本质,你的作品会呈现出美。”①静谧与光明

        于是,康在在建筑中展现材料最本质的特点。混凝土,是他本来的颜色;三角形工作室立面使用的柚木,外面是木头的原色,这木头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建筑一起成长,时间的雕刻改变了他的纹理,像一个饱经沧桑的男人;地面的石材是从意大利运来的压舱石-石灰华,这种本来廉价的石材,在经过与康的对话之后,也自信地展示出自己独特的纹理。

        在空间布局上,更是体现了康对功能逻辑的尊崇。服务空间脱离主体,使被服务空间非常纯净。每层上部都有单独的设备夹层,可容纳人直立通过,方便检修,从而保证了办公空间的高度和清洁度。楼梯突出主体墙面位于外侧,研习室也自成韵律点缀在中心庭园。灰空间的地面会高出室外稍许;墙的平面与转角之间,主墙与基础之间,不同材料之间,甚至不同模板之间,一定会有分隔线,这正是建筑在自己讲述每一寸体量存在的原因。

        康的建筑作品不需要任何的修饰,就是它本来该有的样子,是最纯粹的建筑的样子。

        光
        灵感是对太初的感觉,仿佛一道门槛,静谧与光明在此相会。……每一道光都不同于前一道光。

        康对光的研究,贯穿了他的整个建筑生涯,在金贝尔美术馆中,达到了顶峰。萨尔克研究所中对光的处理:(以分析图形式)光影交错的室外回廊,独立研究室的条状窗,下沉庭院,凹廊等。

        未完成
        未完成的,其实并没有失落,一旦价值被确立,它想站到台面上的要求是无可拒绝的,不过是等待适当的时机罢了。

        研究所原本的方案还有社区中心和宿舍区,由于资金问题始终没有实现。康对此深感惋惜,因为社区中心,浓缩了他近四十年对建筑的感悟,这个方案中的“墙的空间”、“消失的结构”、“几何形状”等,在之后的作品中(孟加拉国会议堂,印度管理学院等)都有体现。

        结语
        经历了48年的风霜雨露,研究所的柚木窗框从来没有更换过,已经褪出了沧桑的纹理。和康一样,外表刻上了时间的痕迹,内心却坚毅如初,从前在书上无数次瞻仰康的作品,然而唯有置身于康的空间中,唯有同一束光在建筑和自我身上投下阴影时,才会有感动。 

本文隶属于专栏

大话建筑

大话建筑

和你一起大话建筑、室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等相关故事!

关注专栏

风格制定
顶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