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漒

曹国威:建筑设计要融合环境

俞漒 2015-09-15 发布   来源:建筑畅言网  浏览次数:51

“ 我是一位从香港到深圳工作的建筑师,在深圳大约已有十年了,一共在福田CBD区域做了四个项目,分别是:星河国际、星河世纪、COCOP ”
        我是一位从香港到深圳工作的建筑师,在深圳大约已有十年了,一共在福田CBD区域做了四个项目,分别是:星河国际、星河世纪、COCOPark和星河发展中心/丽思卡尔顿酒店。早期福田CBD区域的建筑,可以说当年最特别的建筑就是信息枢纽大厦及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大中华这座建筑从1996年一直建到2005才完工,因为当时还在建造中,四周也没有其他建筑物,所以看起来像是一个“异类”。

        最初看到大中华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讶异,因为早些年我们在规划星河发展中心及丽思卡尔顿酒店的时候就很清楚,中心区有一个特点:它以市民中心和会展中心为两个端点,中间形成了一条非常鲜明的中轴线,建筑的楼高从中轴线两侧100米高的建筑起往外递增,金中环大厦楼高为150米,再往外退是楼高200米的建筑,由中心向两端有层次地递增,最终形成中轴线感强烈的规划。


        同在2006年建成的星河世纪大厦,因为有着很干净利落的几何造型,且像是一座大门坐落在中心区东北面,而成为了一方地标。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的位置和造型如果能够达到和谐,是能够为四周的环境添彩的。同样在彩田路的中广核大厦,也是内功练得不错的一栋建筑,给人一种韵律感,和卓越二期四季酒店一样,在用它的立面讲故事。由此我想总结的是,我认为建筑之美是由内而外的,就如人的肌肉,不是靠生硬地外装上去,而是靠自己练出来的,所以建筑本身的优雅感,也是随着建筑手法带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美。近来最奇特的建筑就是深交所了,它就像是中间插着棒子的甜甜圈,如果没有人去讲解,人们只会因为它的夸张造型而印象深刻,却不能了解其中内与外的功能,要知道,要做到这样的悬挑,需要耗费相当高的设计费和建造费,而这些终将是由人民和政府承担。

        所以我认为,习主席的议题是发人深省的,因为目前归纳出来的造型奇特的建筑,都以政府投资的项目居多,民间占少,因为越是奇特,造价越高,需要更注重投资与回报的平衡。而每一个业主都知道,每做一次公建项目就会痛一次,因为它所需要的后期维护往往是一辈子。一个好的建筑不是金钱叠加出来的,一个好的建筑应该给人们一个合适的距离去欣赏。从整体规划上来看,我们就明白为什么说平安金融中心过高了。它还无法给人去欣赏,甚至给人一种恐惧感,想象一下从它的擦窗机上掉下来一块抹布都可能令人担心。同时,它的铝板下午反光可能还很强,它与周围环境是否能友好共存我们将来都能体验到。所以一个奇奇怪怪的建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的选址,它的造型和用材,都可能是原因。

        但并不是说奇奇怪怪不好,正如我前面一直强调的,如果奇奇怪怪的建筑能够做到跟四周糅合在一起,它反而是一件艺术品。悉尼歌剧院就是典型,虽然造型奇特,但却与周遭环境十分和谐,现在大家想到悉尼歌剧院就能想到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所以尽管它也算是奇奇怪怪的建筑,带来的却是积极的意义,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思考的。

        所以,建筑设计可能会受到强大的业主、政治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简单地去评判别人的建筑是不是奇奇怪怪的。所谓城市规划,就是指建筑师必须要去考虑,作品的本身是否是真的有意义,是否是经过了精心策划。看一个好的建筑师,也许就是看他的设计如何在能与周围环境融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实现所谓“奇奇怪怪”的造型。这种“奇怪”,就是建筑师的内功,只有经过内在修炼和深思熟虑实现的“奇怪”才会耐看,这值得我们每位建筑设计师去探讨。 

本文隶属于专栏

大话建筑

大话建筑

和你一起大话建筑、室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等相关故事!

关注专栏

风格制定
顶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