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城市与人一般,
常被建筑师们称作有机体,
而作为完整人格重要特征的态度,
也自然在社会和城市当中,
无形而有力的存在着。
就如同一辆高速奔驰的列车,
终究有进站减速的时刻,
在整个社会节奏正发生根本转变的当下,
在因刹车而摩擦出的无情巨响声中,
我们的态度,
城市的态度,
社会的态度,
会是什么?
又应该是什么?
物质裹挟下的社会有其存在的意义,
马斯洛所描述的第一层次生理需求,
都需要物质世界的支撑,
但如同闻名于世的北欧设计,
挪威人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后,
将如何看待物质的态度,
归结到了:
简单实用、线条简约、
外形朴素、用料精简,
而将快乐与金钱间常用的等号,
随性而自然的丢在了生活的背后,
用共有的态度代替了区分尊卑的姿态!
看似纷乱繁杂,千头万绪的世界,
其实无时无刻不被经济的绳索牵引着,
随着绳索上蹿下跳。
于是在绳索疯狂躁动时,
我们的需求只能是期望片刻的轻松,
一小时的睡眠,
两小时的无厘头电影,
三小时的烛光晚餐,
已不能有更多的要求。
于是对待需求的态度成了共性的标准,
成了时尚的热点。
但当绳索为了不被绷断
而不得不稍显理智的时刻,
挪威人将他们对需求的态度告诉了我们,
真正的需求是在安静思考后,
对独一无二的自我 ,
充分理解,欣然接受!
世界范围内传统宗教的没落,
并不能否认信仰的力量,
只是信仰更加自由和自我。
如同挪威到处摆放的雕塑所
描绘出的人生百态种种,
你我都终将直面!
而如何寻找能够支撑自我的信仰力量,
是挪威人、中国人或是世界人,
对待信仰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