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yan

一个建筑师汇报方案的自我修养

missyan 2016-05-26 发布   来源:建筑设计  作者:missyan  浏览次数:215

“ 我有两个很牛逼的主创建筑师同事,他们不像崔恺、王澍、马岩松,是这个行业中的大师。 ”

我有两个很牛逼的主创建筑师同事,他们不像崔恺、王澍、马岩松,是这个行业中的大师。


他们出身都很草莽,父母要么是农民、要么是小商人,和艺术、建筑、高逼格搭不上边。


他们的学校也很普通,远离建筑老四校,老八校也没录取他们。


他们是建筑江湖中的杜拉拉,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厚脸皮成就了各自的精彩。


他们都是八零后,一个已经是甲级设计院的院长。


一个是miss yan所在的牛逼设计院的当红炸子鸡。霸占最牛主创多年,至今无人撼动。


他们都说一个优秀的建筑师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方案汇报,如果小有所成,再延伸到搞定甲方、开设计院也不迟。


好吧,他们关于汇报方案的建筑师修养秘诀到底有哪几条?


汇报从自我捯饬开始


话说Miss yan的这两位牛逼建筑师同事,平时忙得基本不修边幅。

哪次见到他们都忍不住想提醒他们该洗头了。


不过,一旦有甲方来访或者有方案汇报,他们瞬间秒变吴彦祖,刚洗过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花半个月工资定制的汇报战袍让整个人一下都显得精气神了起来。


在后来的方案汇报培训中,他们坦言:这是个看颜值的时代,虽然建筑师过的是建筑狗的日子。


但北京的天都有颜值爆表的那天,为啥我们不能捯饬出最牛逼的样子给甲方看?


做汇报中的小强


一个方案一般有五家设计院参与投标,按照概率,设计院中标率应该是20%

但这两位祖宗,绝对是行业杀手,只要他们参与的投标,十标至少五中。


为啥?除了方案做得好之外,汇报时强大的气场,自信激情的力量,使得他们在汇报时通体熠熠发光,犹如天使在他们的头上盘旋。


据说,他们的这种自带发光体的终极练就秘诀是:脸皮厚。


想当初,在台上汇报的发光体在遭遇规划局领导轰他下台的时候,傲娇地回应了一句:我的方案汇报还没结束,这是我的舞台,谁不想听谁给我出去。


后来又听说,当时听见规划局的领导轰他下台的消息后,脑子瞬间短路,吓得七魂丢了六魂,手脚都开始发抖。


但雷光电闪的一刹那,心想反正这个项目也黄了,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才有了后续的和规划局领导不打不相识的兄弟情谊。


只能说,厚脸皮+狗屎运才是练就方案汇报发光体的终极武器好吗?


台上汇报一分钟,台下勤练十年功


捯饬颜值、汇报时的自信,这些都只是汇报方案时的多加注意就能练就的本事。


而真正的内因和精髓一定是“台上汇报一分钟,台下勤练十年功”。


Miss yan的这两位建筑师同事,虽然工作年限不长,但他们做方案的努力程度,以及在汇报之前的背诵、演练都让他们的汇报功底越来越扎实。


一句话,人前多牛逼,人后就有多苦逼。


Miss yan曾经探秘过他们的方案汇报筹备工作。


在方案汇报的前三天,沐浴净身,亲自写出方案汇报稿(其中除了对整个方案的思考之外,甲方可能的提问以及应对之策,适时的笑话、幽默、故事穿插)都一应俱全。


汇报方案不过寥寥几分钟,但准备的方案汇报稿往往十倍于现场汇报的内容。


最近,更是发展到了雷军的演讲必看,柴静的雾霾汇报必学的地步,每一个停顿,每一个提问,都为什么?方案汇报时能借鉴到什么?


探秘至此,miss yan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他们要到市场部抢饭碗,我岂不是分分钟走人的节奏?


本文隶属于专栏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Missyan是设计院做市场的中文女,2016年3月起,跟随一群大咖做了三个月的行业转型探索。结论:城市设计以及一片红海,美丽乡村建设在习大大的号召下,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如果感兴趣,欢迎互动。

关注专栏

风格制定
顶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