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yan

建筑师得知未中标消息后……

missyan 2016-05-24 发布   来源:建筑设计  作者:missyan  浏览次数:91

“ Miss yan已经做好了中标的准备,但是,最终在11:30分接到了“希望下次合作成功”的未中标通知书。还能让人好好吃顿午饭吗? ”

Miss yan已经做好了中标的准备,但是,最终在11:30分接到了“希望下次合作成功”的未中标通知书。还能让人好好吃顿午饭吗?


原来,当我们决定投标之时,其实只有20%的概率能够中标,80%的几率注定是要失败的。


那么,建筑师们得知未中标消息后是怎样的反应呢?


菜鸟型,未中标=失恋


Miss yan入职经历不短,但经历的投标工作还真是屈指可数,而且一问同行,大家经历的投标都不多。


因为前几年市场太好做,一般都是直接委托。


拿到项目合同后,只要建筑师们的建筑设计工作尚可,能够配合甲方的进度尽快出图就行了。


那会儿的建筑设计工作讲究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只要不违反建筑设计规范,基本满足房地产市场的要求。


大部分的设计院都有干不完的活儿,根本不用投标来揽活。


现阶段的市场情况,投标成了获得项目标的的重要方式。只从概率上说,一般投标大概五家设计院参与,20%的中标概率。


但几乎所有投标的人都以为自己是这20%,尤其是在设计时投入了时间精力和热情后,一旦不中标那打击真是够大的


当我们得知未中标消息后,团队中的小姑娘吃饭时一直不停的说话。


“啊,为什么没中标?”


“我们不是很认真努力在做吗?和甲方沟通的过程不也是很顺利吗?”


“简直比被男朋友甩了还难过”


“感觉前一秒还在卿卿我我,下一秒就说你们没中标”


妈妈咪呀,不中标的感觉真是不妙啊。


主创型,不中标多了,中标还远吗?


L工,你经历的中标和不中标多吗?”小姑娘还是意难平,吃完后直接找主创建筑师聊天去了。


“不中标虽然遗憾,但要想,不中标多了,离中标还远吗?”


而且,不中标是常态,中标是少数。而且,很多投标都是不靠谱的。有时候,甲方在做完招标工作后告诉你中标了。


但却因为土地情况迟迟不动工,中标了和不中标一样。连保底费都收不回来。


果然主创型建筑师就是见多识广啊,对不中标这样打击深重的事来说,也如烹小鲜一样一带而过。


多方打听之下,原来该主创建筑师曾经做过令甲方拍案叫绝的方案。但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甲方却选择了和他一起投标的公司方案。


自从那次沉重的打击后,面对不中标的结果他已经能泰然自若了。


在方案设计竞标过程中,有太多影响竞标结果的因素。而作为建筑师,唯一能左右的就是方案设计本身的实力水平。


而这样的实力提升,显然也要多经历几次不中标的打击才能更好地提升吧。


大虾型,宠辱不惊且看花开花落


Miss yan的同事恼火不已时,大虾型建筑师,项目负责人G总得知消息后依然谈笑风生。


还安排起了后续事项处理方法。市场部人员尽快给甲方发一封邮件,对甲方挑选到自己想要的方案表示恭喜。


同时,也要对参与了该项设计工作的全部同事发一封邮件。把结果通知大家。


最后,安排一场会议,总结一下该项目投标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而面对市场部人员的恼火,G总发来了这样一段话:“决定投标就会面对夺标和失败两种结果,只要在甲方定标之前做够了工作就可以坦然面对。至于结果,无须高兴也不用懊恼。”


好吧,面对这样的新常态,不中标如果能让我们苦练设计功力,也是起到它的作用了。是吧?



本文隶属于专栏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Missyan是设计院做市场的中文女,2016年3月起,跟随一群大咖做了三个月的行业转型探索。结论:城市设计以及一片红海,美丽乡村建设在习大大的号召下,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如果感兴趣,欢迎互动。

关注专栏

风格制定
顶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