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yan

从上海UA国际事件看建筑设计行业

missyan 2016-05-24 发布   来源:建筑设计  作者:missyan  浏览次数:141

“ 关于上海UA国际事件,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如果现在还不知道。显然不是建筑设计行业的人,谁会关心一帮建筑师的欠薪讨薪事件呢? ”

关于上海UA国际事件,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如果现在还不知道。显然不是建筑设计行业的人,谁会关心一帮建筑师的欠薪讨薪事件呢?


想不远的前几年,建筑设计行业还是360行中的香饽饽,普通员工的薪水之高也就仅次于金融、房地产等高富帅行业。


俱往矣,2013年起,整个行业的下滑从最初的遮遮掩掩到2016年春节的撕开冰山一角。建筑设计行业已经从顶峰状态急剧下滑到了谷底。而且,从整体经济形势来看。建筑设计行业也难以跟随经济发展规律,呈现出什么五年反弹的规律。


今天是大年初二,missyan也经历了微信群的红包大战和支付宝的咻一咻。难免要和去年在微信群中获得了红包来和今年做一个对比。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missyan在去年的抢红包收获,那就是:土豪。从大年三十到初二的抢红包大战中,Missyan收获了好几千。


而今年的红包大战中,如果继续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累死但然并卵。

抢到的仅仅只有区区一百多快。


如果我们继续坚持建筑设计行业,似乎也和抢红包一样,要付出十倍于往年的心力,但从经济收入的角度来看,或许只能企及往年的十分之一。


整个经济形势尤其是建筑设计行业的不景气,使得Missyan的各个朋友圈在发红包时都要掂量下各自的钱包。


春节还能在阖家团圆的幸福中自我麻痹几天,但是,该来的一定会来。建筑设计行业的下滑必将影响到每一个从业者。


关于当事者


关于上海UA事件的当事者,每个人亲历这样的事情无疑都是糟心的。我相信其中的每一次揣测每一次琢磨都是一次心理战。在期盼建筑设计行业回暖和公司老板的契约精神中自我安慰和自我否定。


公司每一项政策的发布,每个月工资是否正常发放等都影响着每个人的小小心情。尤其是建筑师以文人自居,很多时候连相互抱怨都没有,只有内心的自我交战。


或许,在接下来的2016年里,很多发展还不错的设计企业也会面临这样的挑战。


但是,如果我们换位思考,行业大船将覆,深度忧郁的一定是各个企业的负责人。作为建筑师个体,老板发不出工资,没有活干的时候大不了拍屁股走人。这样行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改行就是了。


但对于建筑设计行业的老板来说,每个月担负着少则十人,多则上千人的工资,各项开支请自行计算是多少钱?是不是比我们每个月的几千几万的工资要责任重大得多?


当事者通过拉横幅以及自媒体的形式对讨薪事件跟进和披露,伤害的无疑是各方的感情。讨薪成功能讨来多少钱?有这个时间精力放在学习成长甚至换工作上是不是会有更多的收获?


当然,肯定有人说missyan的这种说法做法太包子,为什么自己的权益不能努力争取。相信我,人是有时间成本的,与其把时间花在这样一个双输的事情上。为什么不更好地提升自己呢?


关于建筑设计行业


关于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事件以春节前这时间节点发力,显然不是坏事。撕开了行业温情脉脉的面纱,让每个从业者都必须考虑行业的发展。

要么选择努力前进,跟上时代对建筑设计行业的要求,要么改行(也许能找到自己的最爱,成就事业呢)。


建筑设计行业十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几乎每个从业者都行享受到了行业发展的红利。

大多数从业者只顾埋头画图,几年下来,除了图画的更熟练更快之外,在设计质量上和对新技术的掌握上都还停留在几年前。


快速发展使得整个行业泥沙俱下,在中华大地上矗立的各式各样合理不合理的房子中。我们的建筑师同行们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心力。虽然我们也经常批评各种不合理的建筑,但根据习大大的点评,建筑师也要为各种奇奇怪怪的建筑负30%的责任。


行业会发展到哪一步?参考国际大师辈出的建筑设计行业吧。每个人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相互协同合作,将每一个项目机会当成此生最后的设计机会。


倾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灵感。总之,欧美、日本的建筑师事务所或许是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方向。每个人能在这样的行业地位中如何找到各自的定位,应该是每个从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未来已来,互联网不是口号


当然,关于上海UA国际事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点,以往可能只是简单的讨薪事件。至少力量相差悬殊,即使传播也仅限于小范围内。但今天,仅仅通过自媒体,几乎让整个行业的人都了解到了事态的发展。


未来以来,互联网不是口号。这样的事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个人的巨大力量,而公司作为原来不可挑战的主体。在这样的信息大战中也不一定拥有足够多的话语权。


我们要看到的是,互联网时代已来。互联网+建筑设计一定是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果你已经看不到建筑设计的未来。那互联网+也一定是大势所趋。

城市的建筑设计已经趋于饱和,那乡村的建筑设计呢?基于乡村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呢?已经有不少建筑师开始了这样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总之,社会的急剧变化催生了建筑设计行业的繁荣。我们碰巧在行业繁盛期过了几年好日子。那现在,还是社会的变化有摧毁了这个行业。我们能做的,要么是在这个行业中坚持到底(总之,匠人行业永远不可能消失)。要么找到社会变革催生的行业。


本文隶属于专栏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Missyan是设计院做市场的中文女,2016年3月起,跟随一群大咖做了三个月的行业转型探索。结论:城市设计以及一片红海,美丽乡村建设在习大大的号召下,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如果感兴趣,欢迎互动。

关注专栏

风格制定
顶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