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田创文】是一帮来自华南理工的同学筹办的一个集展览、媒体、圈子为一体的建筑类自媒体。本文来自<建筑师的业余生活>系列,关于苦逼的设计师不那么苦逼的业余生活,展示他们不为人知的才华与趣味,通过分享和交流, 把好玩的人团结起来!
我的故事【上】
大家好,我是Jane,传说中的建筑女一枚,人称女汉纸。
我在某理工大学花八年混了个建筑学硕士,在双甲设计院奋战三年然后混到所里建筑创作部副主管的职位。
这过程累,虐心,有成就感,可我总觉得缺了什么,直到我爱上了摄影。
第一次接触摄影是大学的一门必选课,那就像是被父母逼着去相亲一样,没啥好结果,不但没捞着好分数,还弄丢了两个月伙食费换来的国产海鸥,于是还没来得及了解摄影是啥便进入了漫长的冷冻期……
直到毕业进入设计院,因为工作需要常外出参观项目,为了搜集设计素材常会拍很多现场照片回来,这过程观察和构图能力有所提升,偶尔会出一两张大家会觉得“诶~不错哦~”的片子,小小的虚荣心让我出门背相机的积极性有变高一点。
感情的升温出现在工作快满三年时,我遇到了设计上的瓶颈,脑子里再也掏不出来好东西,身体也几乎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垮。这时候我做了一个决定:辞掉工作回校深造。那是我人生第一个悠长假期。
悠长假期
当时的住所租在一社区小学对面的老屋子里,一大早于朗朗的读书声中起来,在晨光能照到的桌子坐下,翻开书本,开始一天的学习。累了就逗逗猫,看看对面窗户里的孩子。
那段日子,收养的四只小奶猫和自己养的大黄猫便是我的专属模特,我通过镜头见证了他们生命里许多的美好和不那么美好的事情(可怜的小黑没能和它的姐妹们一起走下去)。
看似弱小的生命却顽强努力地活着。
无血缘的爱是如何让一个胆小的生物从警惕、保持距离,到走到一起睡觉分享食物还为他们洗脸舔屁股。
这些阳光里被定格的瞬间,让我享受到了纯纯的感动,我开始真的有点喜欢上摄影这件事情。
再后来的一个转折出现在研究生的第二年。那一年萱萱出生了。
我发现我被这个从早到晚只会啼哭和吃的小东西完全控制了,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她每一个动作,她爬/她笑/她摇头/她站起来又一跤跌倒,她眨动着圆滚滚又清亮的大眼睛。
我着迷似的想吻她,帮她穿小衣服时,喂她吃麦片时,为她洗澡穿衣时……无时无刻不在吻着娃娃的头发/脸颊/脖子/肩膀/肚子/腿/脚趾头……
这世上竟有如此美好的事物!这是上天送给妈妈做女人最好的礼物。我好希望时光在那一刻定格下来。于是,我不自觉地拿起相机。不管拍得好与坏,我只是不停地拍着,从早到晚,顺光/逆光,睡着/醒时,吃饭/洗澡/拉耙耙……
我根本不介意别人喜欢与否,也不晓得曝光准确了没,更不懂iso和快门光圈的关系。我只知道那转瞬即逝的一刻被我留住了,那不可复制的岁月为我定格了。我无限窃喜,越拍越快乐,越快乐越拍,并且产生了交流的欲望。
可我是个不爱说话的人,固执略带孤僻,而拍照最好的地方就是你无需用语言去解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开始把照片放到网上和朋友亲人分享,得到不少点赞。我发现原来非常自我的一些呈现,别人也是可以理解和感受的——
我找到了自己和世界及他人建立联系的一个窗口——我的世界,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存在,不完美,但可以被理解……存在即合理。
至此,我终于成了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我在网上开始关注一些老师的作品,并且开始接触到婚礼人像的类别。我被那些婚礼上那些充满爱的瞬间打动了,我觉得这也许是我可以尝试的领域。
这之后我认识了好多的小伙伴和良师益友。渐渐的,我发现,当你很专注地只做一件事情,并且坚持得足够久之后,身边的朋友变得都愿意来助你一臂之力,路上的同伴越来越多。
再后来,我毕业没有回到设计院,而是选择了环境相对自由的高校。我在这里遇到了很nice的同事和可爱的同学们,找到了一群更年轻有活力的小伙伴,并且可以趁着领队出去参观实习的机会各种拍拍拍,并且每年多了两个让我任性挥霍的悠长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