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博塔,你能想到什么?
是他?
还是他?
笔者表示从大学时候就看不懂,
但一直不明觉厉!
也让我想起三星与苹果的故事
苹果遇见三星
苹果:我有指纹扫描。
三星:我屏幕大!
苹果:我有siri。
三星:我屏幕大!
苹果:我有金属外壳。
三星:我屏幕大!
苹果:你MB的!
艺术与NB都是坚持出来的!
关于大师与红砖
虽然大部分建筑师都对博塔的语言表示无感,但伴随大师一身的红砖和精湛的玩砖技术给大家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俨然红砖以成为了他的代名词!
两年前博塔先生在同济有个讲座,很多建筑师都有记忆。现场一位观众问到的:“博塔先生,你的建筑极具风格,但你又是地域文化的拥护者,你的项目遍及全世界,可是为什么走到哪里,你又全都是红砖一种风格?”
全场哄堂大笑!(估计道出千万人的心声!)
大师听过翻译后,冷静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大概的意思就是“反映地域文化的方式有很多种,形式只是其中的一种!”
小编当时坐在场下,心中也想着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设计就如同写文章,你用什么笔其实不重要,你用的单词和大部分人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文章表达的内容确又是千差万别!”我想这就是自己对这个疑惑的最好解答!
但是大师,真的只会玩砖吗?
其实最好的解答还是通过作品来回应。本期,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大师有幸坐落在上海衡山路的一家精品酒店,求证一下,大师是不是只会用砖?
(酒店沿街立面↑)
没有去过现场的朋友,一定以为这个立面就是大师典型的红砖立面,但是去过现场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建筑的立面不是砖,是干挂陶板幕墙。
(陶板幕墙效果↑)

(陶板幕墙近景↑)
背后的龙骨,陶板的空腔,呈角度的侧向干挂布置,大家都看清楚了吗?所以各位亲,硬了那句老话:建筑还是一定要实地去体验!所以欢迎以后小伙伴么勾搭我们,结伴而行!
所以很明显,衡山路精品酒店的外墙,采用的是陶板幕墙开放干挂体系,并不是我们之前预想的清水红砖砌筑。但是相同的陶板通过不同角度的排列,呈现了大师红砖立面一贯统一又丰富变化的风格。红色依然是红色,陶板的尺寸保留了红砖做为砌筑单元的小尺度感觉,所以整体呈现非常细腻有质感!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大师可不是只会用砖哦!让我们继续欣赏下内部庭院!
(酒店内庭院↑)
但大师这次为什么不选红砖呢?
看完了内部庭院,大家有没有体会到大师对空间塑造,终于理解那些圆形方形体块组合的巧妙!但是回过头来,我们不禁要问:大师这次为什么不选红砖呢?
作为这个项目,选择红砖立面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在整个小资情调调浓郁的衡山路上,历史建筑林立,小尺度红砖是和周边环境协调的不错选择。但是,具体到项目,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大师先生过往的红砖作品都是真真实实的红砖砌筑作品。要保障清水红砖的外墙效果对红砖本身烧制的工艺非常高,一批红砖里挑选出,裂缝平整度合格的产品非常少。现在能保障红砖清水效果的厂家已经很稀有,另外能人工砌筑,保障勾缝工艺完美的工人师傅也是少之又少。大师红砖清水砌筑之所以成立,那是在以手工艺闻名的瑞士。换言之,国内不太具备这样的工艺背景。
(董豫赣与他的清水会馆)
所以如果在中国坚持用工人现场砌筑,那结果就会是董老师的清水会馆场景。请大家自行脑补,博塔大师手持竹竿在工地上指挥工人砌筑的场景!
另外当下,大部分建筑为了追求红砖效果都是采用劈开砖外贴的方法,但效果相对比较差。让大师放弃建筑的真实原则,选用这种不入流的方式无异于拉低自己的水准!

其次,我们要说回到项目本身,这是一个高端精品酒店。大家都知道,酒店是对于舒适性与材料质感要求很高的项目。因为是人居住停留较长时间的商业空间。如果选用真实的红砖,不仅整体外观质量难以控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手工粗糙感也一定会拉低建筑近距离的质感,而这则是酒店建筑的大忌。

大师张雷手工红砖的作品,诗人的住宅大家想必都知道。但请大家区别下,一个是诗人住宅,另一个是时尚丽人入住的HOUSE,当然不可同日而语。请大家再次脑补,时尚丽人面对一个内外清水的砖房,一定会放声尖叫“OH,MY GOD!”。所以,一个是建在乡下,一个是隐匿在都市,必然是千差万别。

陶板
所以,需要找到一个保存身份象征,又能应对复杂细腻的立面变化,兼顾亲切质与时尚的材料,陶板就成了大师不错的替代选择。
陶板是陶土碾磨的粉末烧结而成,既有泥土的自然气息,同时又拥有细沙般的亲切质感。工场化生产能保证陶板的整理外观质量可控,颜色可控,色彩多样而选择丰富。另外采用幕墙体系的施工,施工质量非常成熟。所以近年来,众多的商业,集团总部,文教建筑都纷纷选用陶板幕墙。这应该算是一种保留文化质感而又充满时尚气息(工业精准化)的一种外墙材料。
总结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师的不乏对传统的延续,但同时又结合当下的情况变通,愉快而又巧妙的的维护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实在是高明之举!
所以看来,
大师可不只是会玩砖哦!
材料就如同单词
单词选择很多,但通过句子的组合才能传达千万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