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建筑师,脱离工作已经整整九个月。依稀记得三月中旬我按捺不住心中的躁动,提交了辞职报告,盖了十六个章,办理完手续,走出办公室,大口的呼吸了一口那初春的温暖阳光…
今天,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只是时节已是寒冬……而对于这个寒冬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小事。
第一个是前端时间在微信里看到的一篇小文。想必很多人都看到过,讲东非大裂谷人类起源的那个。大概意思就是,裂谷把一波无忧无虑的猴子分成了两半,由于环境的差异,一波继续坐在树上衣食无忧,一波不得不走下树林开始在地面辛苦猎食。后来地面猎食的那波猴子就进化成了今天的人类,原来树上那波还是今天的猴子。
我读书少,这个故事对我触动很大。我不是要对那些树上的猴子嘲笑,而是这样的故事的却对一个内心惶惶的人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安慰。出来,经历了欣喜,忙碌,慌张到平静,再到自如。我想每一个从正常轨道上脱离出来的人没找到下个轨道之前都有过这样一个过程吧。
我是一个年轻建筑师,曾经也想着一直要成长为一个好的青年建筑师。我不知道自己算是被淘汰(失业)还是自我选择的跳崖(跨界),其实在别人看来都应该是伪装的说法。这是一个纷乱各种信息叠加的时代,互联,移动互联,O2O大数据,万众创业,风险投资,只是都叠加到了建筑行业寒冬的年代。一时间哀鸿遍野,裁员的,减薪的,返乡的却也有高呼叫好的,淡然旁观的,世事尽显。一个名词骤然出现——“跨界”,成了最好的解脱。
我一直想回避这个词,当一个东西成了一股热潮,成了一种时尚的时候,我就比较抗拒。失业就是失业,转行就是转行。几年前在公司的杂志上我提及过关于跨界的赞赏。那说的是建筑学科内的跨界会是希望。建筑和规划,建筑和景观,建筑和工业设计,建筑和电影,建筑和经济,建筑和政治,建筑甚至和娱乐。建筑师应该和普通大众的打成一片,应该像厨子一样喜闻乐见,像明星一样有聚光灯和选秀,可惜目前我们建筑师连一个厨师的高帽制服都没有?
扯远了,我读书少,别当真。我想讲第二个看到的句子,还是从微信号上看的(读书少别笑我)。“现在是一个狼多肉少的年代,狼要活下来,要么改吃草,要么吃狼”。民宿是吃草的好选择,培训是吃狼的选择。不管哪种选择,其实都是生存的选择,都只是为了适应这个环境。那么我们又清楚我们现在的环境了吗?
当然大多数的建筑师关注的只是我们行业的小环境。春去冬来,此消彼长,行业的周期与生命的周期有什么不同吗,寒冬再正常不过。不管是经济转型,行业增长放缓还是竞争加剧各种情况所致。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行业里的其他亮点。个人执业,预制,绿色,城镇化,一带一路等都是机遇,我们慌乱只不过是一时这儿时代叠加的事情太多,慌了阵脚。
跨界,创业,创新,移动互联等等,都是社会变革之的大环境。这又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时代。没有一个时代是可以以如此小的成本和资历获得如此大的机遇,智慧和创新面临最大的机遇。作为建筑师的我们又看到了吗?
最后触动我的一个段子,是剑桥雅思九上的文章(无奈读书少,别笑我)。其实就是个科学常识。讲的是地质环境变化作用下,海洋动物如何进化成陆地动物,最后衍生出飞禽动物等。这其中也包括我们哺乳动物。鲸鱼也是其中之一。但鲸鱼并不是海洋动物进化不全而用肺呼吸。鲸鱼是陆地四脚动物为了生存再次返回海洋而进化的结果。
这就是环境的力量,也是生存的选择!
我们面临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地质再造,物种更替的环境。小环境是行业,大环境是时代,小环境是寒冬,大环境是暖春。这样一个纷繁芜杂而又孕育升生机的时代,无须慌张!如果我们继续准备待在陆上,那就加强我们的捕猎能力。如果我们准备进化成新物种,那我们就做好用肺在海洋里呼吸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