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漒

王丁士:医院建筑设计主要关注使用

俞漒 2016-03-17 发布   来源:建筑畅言网  浏览次数:65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医疗建筑市场发展迅速,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大量的技术含量极高的医疗建筑,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医疗建筑市场发展迅速,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大量的技术含量极高的医疗建筑,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但不同于大多数公共建筑,医疗建筑是专业性极强的建筑类型,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与安全。医疗建筑如何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医疗技术,如何更智能、更人性、更安全……这都是当下探讨的热门话题。



畅言网近期采访了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王丁士,王总拥有丰富的医疗建筑设计经验,对医院的设计的现状和设计重点都有深入了解,访谈将从医疗建筑实际出发,以不同视角就设计问题和医疗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与王总展开对话。


建筑畅言网:您怎么看待目前我国的医院建设?你认为国内的医疗建筑设计水平如何?


王丁士:从医院的设计流程来讲,我们院做医院建筑比较符合国情,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保持相同的水平,目前随着使用需求的变化,我认为医院建筑的设计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善,但是这方面国内的医院设计并没有跟上。国外的很多医院设计就非常现代化,因为他们的设计师眼界更加广泛,国外的医疗流程和国内很不同,包括流线和运营模式等,他们私立医院比较多,创新性比较强。我们做的医院设计还处于比较传统的层面,相对来说思维不是非常活跃,流线的设计过于拘谨,国外可以放得很开。这与设计费的因素有关系,创新的东西成本就会增加,做精品的话国内设计费偏低,设计院不能生存。所以成熟的东西拿来就可以用,创新的东西需要不断完善,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成本。



我之前与国外建筑师合作过,他们做方案设计,我们做扩初施工图设计,他们经常抱怨中国业主对于设计过于干涉。我觉得全世界中国建筑师的地位最低,业主对建筑师工作并不了解,对设计水平的高低无法判断,所以很多时候并不尊重设计师的劳动,他们经常以自己的审美判断设计的好坏。业主对国外设计师的设计妄加评论,他们就很无奈,但是中国的建筑师已经习惯了。我认为建筑师千万不能成为业主的一支笔,不能惧怕得罪业主,中国目前的市场形态让建筑师的工作很艰难。


建筑畅言网:面对目前市场环境的不景气,建筑师如何打造设计精品?


王丁士: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会出现很多设计精品,也会有更不好的情况出现,项目的效果并不是设计做完就能体现,可能需要5-10年的时间,但是业主目光看不到那么远,业主本身水准比较低,无法判断建筑的好坏。市场竞争激烈,设计费被压得更低,设计师更无法做出精品,为了生存只为追求“量”。国外委托设计是对建筑师充分信任的,但是国内本身就没有信任度,业主并不信任建筑师,有时会觉得“你还不如我。”


造成这种现象也有建筑师的责任,一是建筑师自己设计能力欠缺,一切都听业主的;二是自己知道如何设计,但是却为了取悦业主而顺从,其实我们做的不应该是取悦,而是引导。


中国建筑师属于弱势群体,被迫取悦于业主,建筑设计的专业性不像结构、暖通那样专业,国外的业主知道学科的高端和技术性,不懂就要委托设计。中国的业主有的觉得自己很懂设计师,只不过不会画图而已。


在设计中,我尽量满足业主的需求,引导和说服业主,一般来说,项目最初业主会有不满,但是到后期会觉得这个设计师有水平。上海的医院项目一般不会出现业主过于干涉的问题,我一般对县一级医院从来不接触,说服当地的甲方很困难。


建筑师不能走极端,建筑设计毕竟不是一种艺术,不能过于强调自我,要首先了解业主需求,要满足他们需求,不能过分掺杂自己的喜好。医院建筑是公众性的,不能过分强调个性。


建筑畅言网:与其他类型建筑设计相比,医院建筑比较复杂,作为医院专业建筑师您如何看待这类建筑?医疗建筑设计的重点是什么?


王丁士:医院设计要强调功能性与实用性,每一分钱都用在正确的位置上,也可以做得很大气。从人的使用感受来看,设计应该倡导比较大气、轻松的,使人心情愉悦的风格,不能造成使用的障碍,而且要考虑实际运营中将会出现的问题,比如中庭的设计要考虑避免噪音的产生。总体平面布局要以功能为主,注意流线设计,医院的流线非常复杂。现在建筑师有的比较浮躁,经常碰到做医院建筑设计时要打造地标性建筑,中庭设计得非常大,实际上医院建筑有自身的特性,不能太浮躁,不能把设计博物馆、美术馆设计的心态应用在医院建筑上,有这种行为的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建筑师。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大家开始逐渐进入医院设计的领域,但是实际上很多设计公司做出来的医院建筑,都不能真正投入使用,不符合医院的使用要求,都要后期重新改造。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国家医院的业主对于建筑相关的知识了解水平比较低,本身作为院长或者资深的医生,对建筑完全没有概念。所以很多医院建设出现问题,大部分原因在于业主。医院建筑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建筑,上海这种现象很少,其他地区有的并不是很偏远的地区也有这种情况。有些医院建筑业主本身没有眼光,建筑师水平也差,所以中国医院建筑的业主和使用者的眼光亟待提高,审美水平也需要提升。


有一些业主会出国考察国外的医院建筑,就要照搬照抄过来,但是未必适合中国的当地环境。医院是公益性的建筑,是以功能为设计前提的。我认为应该提高一下医院院长的思维,毕竟他是投资使用的,他们有决策权,建筑师可以和院长加强沟通,提高他们的认识。


建筑畅言网:结合我国的医疗现状,医疗建筑的设计设计师需要遵从哪些基本的设计原则?


王丁士:建筑师本身要有基本的建筑素养,要明白建筑设计本身是为业主服务的,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打造一个适宜使用的医院建筑,而不是为了追求设计效果,做设计并不是像画画和写文章那样随心所欲。建筑师做出来的设计作品,对于周边的环境来说一定是“量身定做”的,不能盲目抄袭某种设计风格,拿过来就用,要具体分析项目当地的环境因素,医院针对的项目、人群、客源等等都是设计要考虑的前提条件,要实实在在地从医院的使用角度去做设计。


建筑畅言网:您认为设计师应该如何面对医疗建筑设计的复杂性?


王丁士:我们一般做医院建筑设计最注重的是功能布局和流线布局,医院的功能比较复杂包括门诊、急诊、儿科等众多科室,功能分区要合理。之后考虑流线,医院的流线也比较多,有儿童、成人、病患、医护、洁区、污区、半污区、急诊、门诊、急救等,既不能交叉,又要方便联系使用。


建筑畅言网:医疗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单体建筑那么简单,在项目的整体规划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王丁士:有的建筑师偏年轻,觉得我的建筑在环境中要非常突出,他们不明白建筑要为建筑群服务,建筑群要为整个城市服务的,如果都是标志性建筑,城市会杂乱无比。特别是医院建筑,本身就不是以建筑外形去吸引顾客。


医院建筑在规划时首先要考虑服务半径、服务对象的情况,交通环境如何,周围建筑的环境等问题。不同地区的服务对象有不同的就医条件,比如医院的主入口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使用,还停车位的设计,医院门口的交通经常容易堵塞。


建筑畅言网:请您介绍一些您所在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发展现状,具备哪些设计优势? 未来还需要哪些提升?


王丁士:在上海可以做医院建筑有三家设计院,卫生院、上海院和华东院,其他的设计单位不太符合。建筑师应该对所设计的项目负责,我们卫生院对医院设计流程非常熟悉,有几十年的医院建筑设计经验,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设计模式,相对来说很难突破,这一点稍微弱一些。现在的卫生院着力提高的是,希望设计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做到更活跃。我们在设计工艺上已经非常成熟,所以引进人才和业务培训重点关注就是设计思维的改变。


医院建筑倡导比较简洁、流畅的设计,这方面我们做得比较好。有时业主觉得设计不是很吸引人,我认为医院建筑并不需要花哨,和国外设计师合作的时候,有一些设计为了突出造型做两层设计,特别是非专业设计医院的公司,会做比如大片的玻璃幕墙,实际上业主也并不希望设计得很花哨,因为想给病人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在医院建筑上,设计不是为了吸引病人,医院建筑需要形象,但是形象要是很大气、简洁和明快的。


建筑畅言网: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您在以往的设计中是如何做到让医院更加人性化的?


王丁士:医院的人性化设计,比方说色彩要温馨、轻松愉悦一些,候诊空间的方便设施要齐全,从病人的需求角度去增加一些设计,现在还有一些高科技、智能化手段也可以提升人性化,要结合医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来实现人性化。设计要和管理模式相结合,有的医院服务很到位,有护士跟踪安排挂号和候诊,有的医院的需要患者自己排队挂号候诊,在等候厅要营造一个舒适、开阔的空间。医院建筑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状态,设计师要在色彩、空间、细节处理方面给予病人良好的心理暗示,让人产生信任的感觉。


建筑畅言网:医院建筑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选择材料方面很有讲究。您认为医院建筑材料在应用上具体有哪些特点?


王丁士:医院本身是公益性、服务性的建筑,所以选择材料方面比较注重实用,外墙材料不需要很昂贵,因为是针对病人的空间,所以最好不要使用类似铝板等比较尖锐、耀眼的材料,要使用亲切感、柔和的材料。建筑内部空间的材料要注重容易清洁、耐磨、不积灰等,我们经常会使用医用专门的材料,地面材料要注重耐磨性。医院建筑要更注重材料的环保性,这是不会忽略的内容。


建筑畅言网:您认为医疗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医疗建筑在设计规范方面有哪些内容需要完善?


王丁士:医院建筑的设计是和医院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经营模式有关系的,随着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改进,医疗建筑的设计也会随之改变,这种改变不是建筑师能够决定的。在设计规范的方面,医院建筑设计的规范和运营模式也直接相关,我们国家医院的规模相对比较大,如此大规模肯定对服务水平造成影响,我们现在的医院开始与国际接轨,国外现在流行以“中心”为核心,而不是之前的门诊、急诊等,所以医院设计规范也要以医院的服务模式为参考不断改进。

本文隶属于专栏

大话建筑

大话建筑

和你一起大话建筑、室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等相关故事!

关注专栏

风格制定
顶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