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漒

玉龙雪山下的院落为设计界惊动

俞漒 2016-03-09 发布   来源:筑龙网  浏览次数:27

“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同样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可以赚钱养家。作为设计师,当然希望可以不受甲方的约束,盖自己喜欢的房 ”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同样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可以赚钱养家。作为设计师,当然希望可以不受甲方的约束,盖自己喜欢的房子。”玉龙雪山下,一个叫“巫鲁肯”的村子,一组石头院子渐渐成型,它,是墅家玉庐雪嵩院……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那个水还是清的,天还是蓝,地方我心向往。


盖自己喜欢的房子


笔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着要建这样一组石头院落呢?明朗:45岁左右吧,那段时间自己的生活有各种变动,就突然不想再继续之前的工作,虽然公司运营得很好。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梦想吧: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可以赚钱养家。作为建筑师,当然希望可以不受甲方的约束,盖自己喜欢的房子。


丽江的空气很自由


笔者:为什么您会选择“丽江”呢?明朗:那还要从很多年开始说起了,那年我还在澳洲,一个法国朋友让我对丽江这个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出生于法国南部的小镇St.tropez,你要知道那个小镇可是法国富人退休后养老的地方,但是他却对我说,他打算把自己的下半辈子安置在中国的丽江。一个生活在风景那么美丽地方的人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让我开始关注到这个神奇的地方。后来2003年,我第一次来丽江,就喜欢上了这里,喜欢这里的空气,很自由。这可能与我天性里对大自然的那份依恋有关,与生俱来割舍不掉的山水情节。


我希望这些房子,真正像是从这片土地中生长出来的


笔者:同济建筑学毕业,从事建筑行业30年,为何您还会说墅家玉庐是您的一次非专业探索?明朗:很多原因吧。比如这次我们并没有完全按图施工;比如这次我们尽量不从专业角度去做设计;比如我们试图去研究一种新的民宿形式,她既有当地的传统特色,又能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的舒适要求。一般建筑师习惯在设计时过于强调个性,而往往会忽略对地域文化的结合和与环境的协调。墅家玉庐这个项目,我更多是从人性和自然的角度出发。大家喜欢,觉得很舒服,跟大自然协调,这很重要。



笔者:没有完全按图施工?

明朗:是的,这次从前期概念到动工建造,我们的设计稿至少修改了20多遍。一方面,这些石头院落是与当地的村民合作兴建的,起初设想是将农民的原有房屋进行改造,但是改造方案出来后,觉得原来的房子局限性很大,所以与农民商量后,决定还是拆了重建。开始是与4户纳西农民合作,后来是5户,再后来是7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在寻找,试图找到这块山水土地的调性,找到这些建筑它应该有的韵律。民居就是最好的例证。中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其实都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受到大自然的感应所建造的。因为他们都找到了建筑的韵律,所以看起来特别的天人合一。比如音乐,你看,西藏人一开嗓就很嘹亮,你一听就想到天蓝与纯净;那些江南的小情小调,你一听就会想到小桥流水扇遮面。建筑跟音乐一样,每个地方的建筑都应该有它独有的调性。现在的建筑,由于缺乏与地域的关系,过于几何化,所以它缺乏传统建筑与大自然的那种和谐关系。


笔者:所以,您找到它的调性了吗?明朗:一直在探索,此刻也还是。纳西人盖房子,就用当地的石头,这样的房子与大自然特别协调。我相信这是上天给予他们的直觉。纳西族是很崇拜祖先、崇拜自然的。盖这些房子,我就想最大限度地把环境融入其中。在这样一个村落里,整体环境里,你必须与周边环境协调。我认为,纳西人盖这样的房子,是受到天人感应的影响,在这块土地它这么盖就是合理的,包括屋顶的坡度、石头的颜色、木头的颜色,纳西人这么盖是有原因的,不是因为纳西人多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种房子是与环境最协调的。这方面,我还是要保留它。所以,外墙做了石头墙,采用当地的石头砌筑。在石头墙上的做法上,我们也花了很多心思,刚开始做得比较精细,我一看,这完全不对,纳西人的性格本来是很粗犷的,你看他们所有的木雕都不是太精细,我还是要维持这个调性,所以我们花了很大成本在石头的疏密度和凹凸感上做了修改。明朗:内墙方面,因为想用天然质朴的材料,所以做了黄泥墙。一开始只是单纯想把它作为一种装饰,但是后来尝试了几个月都不成功。在咨询了中国生土专家郑盛荣先生后,在黄泥中添加了稻壳碳、牡蛎粉、糯米胶 、麻刀这些材料,并把黄泥墙的厚度增加到3公分,才有了现在的效果。明朗:我们还使用了老船木地板,是想隐喻这块土地亿万年前曾经是大海,让大家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本文隶属于专栏

大话建筑

大话建筑

和你一起大话建筑、室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等相关故事!

关注专栏

风格制定
顶部色彩